在漫长瑜伽修行道上的最大的敌人就是妄想,妄想不但妨碍我们修行,也缩短了我们的寿命。中国历史上记载的彭祖活了八百岁,文王也活了一百多岁,为什么现在的人寿命缩短了?是因为我们妄想太多,背离了中道。
古时候的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予我何有哉?”那时候人们的思想很单纯,没有太多妄想来干扰自己。现时之人,传统瑜伽观认为身心比较不健康,多半是心灵不纯被妄想所破坏、干扰的。比方说,说你如果看了一场不该看的电影,你的性荷尔蒙必然大量分泌,这些都将造成生理上的伤害。
在瑜伽观主导的时代,修行人多半是日中一食,保持半饥饿状态,我们在家的人要有合理的营养,不要吃刺激的东西,否则就违反了中道。而真正的修行是心物一元的,好比说你腿上长了一个疮,或者你头痛,你能坐在那儿
进入瑜伽禅定吗?没办法!你必须是身心健康才能禅定。而瑜伽术禅定的定义,不是坐在那儿什么都不知道,那叫枯木死灰定,那叫无记,无记是打坐的大障碍。你必须要历历明明、清清楚楚,而且一念不生。以为这个做不到,其实很容易做到,你们现在就做到了。它的要领是什么呢?就是截断两头。我们的妄想从哪里来?年纪大的人最喜欢想过去,年纪轻的
人最喜欢编织未来。各位知道,妄想也需要能源的,劳力的人,
只要碳水化合物的供应;劳心的人用脑较多,就需要很细致的营养,也就是所谓的高蛋白。你若一天到晚乱想,就消耗了你的能源,浪费了你的生命力,这是不正确的。
我们学瑜伽禅修的人要打掉妄想,奉爱瑜伽术的唱颂也是要打掉妄想,这个叫做方便,“舍方便无究竟”——除了方法之外,没有什么叫做真理。所有讲出来的、言之成理的,都是方便,都不是真理。青天白日、朗朗乾坤的大宇宙,万象森罗,就是没有真理这个东西,所以我们不要去追求真理。如果勉强说有的话,真理就是生命,生命就是存在,存在就是你自己。
生命的形态很多,有动的生命、准动的生命、不动的生命,
都是生命。我们不要被自己的五官所欺骗,说这个麦克风它不是生命,这个烟灰缸它是死的。其实它们都是原子堆积的,而原子中有电子,电子都是活动的,哪里有什么静止的东西呢?所以我们修行的要领很简单,截断两头,不想过去,不想未来,现在没事。但是你要甘于寂寞,现在没事,你又想写信,又想打电话,又想去找人聊天,你怎么能修行?就
算是瑜伽至尊奎师那再来也救不了你,因为你不甘寂寞。不甘寂寞是瑜伽修行大病,平安是福,才是修行的信条。
人排遣寂寞的正确方法就是活在责任义务里,你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尤其家庭主妇,家务事是做不完的,怎么会寂寞?你只要把握住修行的要领,截断两头,两头一截断就是中道。我们不谈理论只谈事实,截断两头以后,我们才能落得安祥、落得实在、落得喜悦,而我们的身心自然就能调和,智慧自然就会发露。
圣贤说“从门入者,不是家珍”——从外面拿进来的,不是你的传家之宝,传家之宝一定是在你家里。瑜伽之道直指人心,不要到外面找什么真理,你只要截断两头保持中道,当下就是大解脱。你试试看,现在有什么?空空的。这个“空”就是创造的空间,就是真理的当体,就是宇宙的实相,就是生命的发皇。你若常常保持这种心态,既不会影响你的工作,更能让你发挥出生命的潜力,在集中的心念之下,不管你做什么事情,都是全心全力的,它都会形成一个焦点,在这个焦点上就会迸出智慧的火花。反之,你要是
在瑜伽修行道上沉缅于妄想,就会颠倒梦想,不但晚上做梦,白天也会做白日梦。
归纳起来说,通往瑜伽幸福的路径就是中道:对人必须自他兼利,对事情要恰到好处,在生活上要保持平衡,在修行上要截断两头。通过这条路线,你就能获得幸福,否则你只顾自己,人际关系不调和,想念太多,神经衰弱,你一定会伤脑筋。(
桑田编辑 摘自:《幸福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