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与禅宗皆标榜“梵我合一”,“我心就是一切”。山川河谷、星辰日月、花丛鸟鸣都体现着“自性清静”的本心,从而体现着茫茫无垠的宇宙。瑜伽圣贤从大自然一物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中体悟着宇宙的奥秘和生命的永恒。
因此,禅不离对感性事物的观照,又要超越感性,与“真”同一。这“一”就是心与物的交融,心与宇宙相通。自我和“大我”是同一个东西。因此开悟时,自我不单纯是“大我”的一个片断,它就是“大我”本身。“自我”就是心,所说的“大我”就是宇宙。“自我”与“大我”归于一,就是禅宗的悟,就是“即事而真”的“真”。刚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自我与大我的分别的,禅宗就是要在更高的境界中恢复这种童真。禅宗所悟的是“真我”,不是指从宇宙分离出来的个体,而是梵我本为一元的“清静心”。瑜伽与禅宗
皆否定自我的独立性,认为所谓独立存在的自我是虚幻不实的,只有舍弃自我,与宇宙同在,才会“梵我合一”。
过去曾有一位禅师,当有人问他什么是禅,他回答说,“平常心即是禅”。禅无处不在,大至高山湖海,小至草木沙石,无不与“我”,与宇宙精神相通。“天地可谓大矣,而不能置于虚空之外,虚空可谓无尽矣,而不能置于吾心之外,故日:以心观物,物无大小。
在此禅风影响下,画家用笔,或廖廓苍茫之宇宙,或蝦虫鱼蚌,无不凝聚着恬淡之美,回荡着“吾心即宇宙”的博大情怀。这些禅师与画师,以鹅、雁、虫、草为机缘,参悟的是清静本心,他们无心所做的墨戏道出的是宇宙实相
及纯粹审美的真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