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瑜伽经典韦达经指出生物体——灵魂,是永恒的,但由于愚昧的活动及俗世物质的欲望,生物体便恒常地接受不同种类的物质身体。只要我们一天有物质的欲望,
在自然定律的指引之下,便一次又一次的赋予我们不同物质身体。这称为灵魂的转生,或轮回。事实上,身体的转变并无什么惊奇,因为即使在这一生我们已经经历了无数的身体转变。开始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婴孩的身体,然后有一个儿童的身体,最后长大成人,到最后我们会有一个老人的身体。
同样,在离开我们现有的身体后,我们会再得到另外一个新的身体。
想从这生死循环中解脱出来,我们的知觉便要远离物质的欲望。唱颂哈瑞·奎师那,灵魂自然的灵性欲望便会回复。如果说身体的本质为感官享乐所吸引,那么灵魂的本质是为
自然精神(神)所吸引。唱颂使我们原来对“神”的知觉复苏,我们也便想到与自然意志合一。传统瑜伽观认为只要我们改变知觉,便可以超越轮回的循环。
在瑜伽经典博伽梵歌的要旨中,圣帕布帕德谈到:“凭一生的思想和活动所累积的结果,影响人在弥留之际的思想,因此这一生的活动决定一个人来生的境况。倘若一个人超然地专注于
哈瑞·奎师那曼陀的服务,他下一生便会有一个超然灵性的身体,而不是物质的身体。”因此唱颂哈瑞·奎师那曼陀是使一个人从物质存在转移到灵性生命的最好方法。
瑜伽唱颂最终的目的及最高的成果是对自然精神(神)完全的知觉及纯然的奉爱。
当我们的知觉逐渐净化,灵修的进度可以从我们的性格行为反映出来。就如太阳升近水平线之际,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温暖和光芒。同样,当唱颂者对自然精神的知觉在心里复苏,这渐进的灵性觉悟便在我们人格的每一面展示出来。到最后,“神”与生物体永恒的爱的关系便会回复。
传统瑜伽观认为生物体在来到物质世界之前,每个灵魂跟神都有一个独特关系,我们在这物质世界经验到的爱,跟这灵性的爱的关系无可比拟。永恒的柴坦尼亚经有这样的记载:“对自然精神纯然的爱恒常存在于生物体的心里,这并不是外求之物,聆听及唱颂净化生物体的生命,生物体便会复苏过来。”
在灵性世界,我们跟“神”的永恒及与生俱来的关系里,我们能够直接跟“神”在一起,我们会有一个灵性的形体,而这正好迎合我们对“神”的爱及奉献的心境;在这灵性的爱的关系里,纯然极乐的情况:“这时候,心中的光华闪耀得如太阳一样。太阳处于所有行星体系之上,不可能给任何云朵所掩盖。同样,当一个奉献者净化得如太阳一样,从他心中所流露出来的无边喜乐,就比太阳散发出来的光辉还灿烂。”(摘自唱颂便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