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处位置:瑜伽红尘瑜伽素食瑜伽饮食观→ 养成餐后漱口的习惯 更新时间:2011-08-17

养成餐后漱口的习惯


    瑜伽知道狼吞虎咽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性,同时强调细嚼慢咽的重要性。在一般情况下,一口食物要保证咀嚼12次以上,一定要把食物嚼烂再咽下去。细嚼慢咽好处很多,养成这种饮食习惯的人,食量尽管不大,但比那些狼吞虎咽把自己吃的肚歪儿的人,更能充分的吸收养分和能量;足够的唾液能很好的与食物混合在一起,帮助肠胃消化营养。这样,一个人可以有效的控制过多的吃入食物,避免了消化不良和长期食物过量导致的肥胖现象,维护了身体的健康充分利用了食物带给我们的能量。而牙齿是食物进入人体消化系统的第一关,为了使牙齿在我们自然寿命中充分发挥其高效低耗的工作职责,牙齿的日常保护应成为我们瑜伽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牙齿在咀嚼时会有不少食物残渣沾在口腔黏膜上、牙缝中及牙齿表面。这些食物碎屑在口腔中细菌的作用下会发酵产酸,破坏牙齿。同时还会造成口臭,不仅不卫生,可能还会影响社交和周围人的关系。如果饭后用水漱口,就会把大量的食物碎屑漱出去,有利于保持口腔的清洁,更利于保护牙齿。

如果中老年人都能做到每次饭后都刷牙,当然更符合口腔卫生,但刷牙后也要好好漱口。刷牙只是刷掉沾塞在牙齿、牙缝中的食物碎屑,而漱口是把口腔中的食物碎屑,包括刷牙刷掉的食物残屑及口腔中的细菌等统统漱出口腔外。

为保证漱口的质量,在漱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漱口时最好使用温开水或凉开水。

2.漱口时,每次口中的含水量应适宜,不要含水太多,也不能过少。含水太多,不便于水在口腔中流动,不能把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等漱干净。含水太少冲洗力弱,同样不能把口腔漱干净。

3.漱口时应认真,不能马虎草率,只含一点水漱一下就吐掉,这样不能把口漱干净,必须多做几次鼓腮动作,让水在口腔里反复冲漱5-7次,然后把水吐掉。

4.饭后漱口,包括每次刷牙时的漱口,一般应含水3-5口,即每次漱3~5口水,才能把口漱干净。

关联文挡:体液的生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