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人的黑夜里感到寂寞,在白天的人群里却又烦躁———人就是这样矛盾的动物,既害怕孤独,又希望享受一个人的狂欢。因为我们始终无法真正离开人,所以,找到与人相处的合适距离,就成了每一个人终身的难题。
婚姻也不意味无限的近
两个人可以得到比一个人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很多人都是抱着这样的理想结婚的,最初也是朝着这样的方向努力的,但就像人生的路走着走着就容易偏离一样,原本为了相互温暖,却越来越觉得“扎得慌”。为什么会弄成这样?看看自己,脸上除了热情的笑容,手上是否还握着一副囚禁对方的锁链?除了挂在嘴上的种种付出,内心是否也有很多自私的欲求?婚姻是一个切实的难题,至少我们应该有勇气面对自己内心时保有起码的诚实。
1.你的就是我的———婚姻是没有秘密的
婚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经济联盟———共同的孩子、共同的房子、共同的财产等等。但这很容易让某些人错误地认为另一个人也属于自己,即自己也拥有对丈夫或妻子的拥有权———另一个人的身体、思想、内心等等都属于自己。因此,另一个人是没有隐私和秘密的,那么,你必须要参与到另一个人的父母、亲戚、朋友、同事等各种关系中去,不允许有任何一个“死角”或“隐秘的地方”,而需要全面的掌控。
2.懒惰心理———婚姻是一劳永逸的投资
将婚姻视为有偿投资,婚后有权利索取,坐享其成,而且放弃再投资,敢于为所欲为。所以有人就敢说:“你要永远爱我,我把我的终生幸福交给你了。”婚姻一开始就抱着不为自己的幸福负责的态度,这是一种懒汉的依赖心理。当坐吃山空的一天终于来临,爱情出现严重透支,其中一个人离去时,另一个人也许才明白———不投入、不经营,也就不会有收获。
3.失去自我———为了牢牢地抓住你
这是女性经常犯的错误。“为了你我放弃工作,放弃亲人、朋友,放弃可以放弃的一切。”女人们总是以为放弃自己的所有才能抓住男人,这是孤注一掷的赌徒心理。她们常常放弃一些不该放弃的东西,否认她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顺应丈夫、取悦丈夫,听命于他的要求多于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这种无谓的自我牺牲,最终导致女性自我丧失。
“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爱你”,试想,谁会觉得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有吸引力呢?
4.忽视自身建设———是对婚姻最大的重视
现代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婚姻中的另一半只会煮饭带小孩,也不再需要脑袋空空的花瓶,有共同的志趣、追求,不断共同成长,达到心灵共鸣的伴侣才是人们的真正期望。蓬头垢面,甚至做牛做马地埋头苦干,还以为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大概很难有人再同情你,还不如做些建设自己的事情。
父母与孩子是一块跷跷板的两端
父母的爱是世间最无私的感情,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观念。但当我们做了父母之后,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无私吗?为什么孩子惹了祸后父母脸上会有那么厌烦的表情?孩子选了自己喜欢的专业父母会那么气愤?孩子有了恋人父母会那么失落?孩子从一出生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且永远不会从属于父母,这个事实很残酷,但父母最好认清并且承认此现实,否则,父母永远也无法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
1.一味追求平等———失去家长的身份
一味追求家庭民主,几乎没有界限地迁就孩子的家庭,也是令人深感担忧的。因为这种民主的态度会导致过度的放纵,过度的放纵实际上是一种“忽视”,它忽视了价值观、教育机会,忽视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应有的关系。做父母的不要一味地追求做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仍需树立权威和管教者的身份。人们需要崇尚适度的规矩和做事的准则。这种作风可能会让孩子把这种习气带到与老师、上司和其他有权力的人的关系中。
2.躲闪不等于冷淡———考验家长的耐心
不少孩子在青春期对父母表现出冷淡和疏离,他们不是不愿意表达对父母的感情,而是不善于表达。青春期的孩子们也需要有一段时间让自己独立思考,去寻找并且发现自己。青春期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自顾不暇的情况,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自己,这将有利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孩子处于青春发育期,需要把自己和父母隔离开来,集中几乎所有的精力去寻找自己,寻求独立的生活。这是所有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等他们成熟了,又会回归父母,更需要父母,也更能体贴父母。
父母如果想要孩子和自己更多联系,要做正面引导,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多打几个电话回来,我们会很高兴”。如果父母还能够真诚、体贴地与孩子交流成长的经验,向孩子提供自己的生活智慧而不是教训或者指导,那么,也会增加孩子与自己交流的可能性。
3.信任和尊重———润滑彼此的关系
孩子需要独立思考的时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他们在思考中懂得利用父母的智慧资源,懂得听取父母的经验和教训,他们在寻找自己的时候就有可能少走很多弯路。另一方面,父母也是人,也有各种烦恼和情感需求,在孩子渐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是否也应该慢慢体谅父母的内心需求呢?是否也能考虑自己能给父母些什么,而不是一味地单向索取?
职场中的若即若离
同事之间的关系挺难拿捏———要么搞得穿一条裤子还嫌肥,要么明里暗里始终较劲。弄成这两种状态都是愚蠢的,因为有时朋友和敌人同样是危险的,尤其是在办公室里。所以,不妨回忆一下刚刚谈恋爱时的感觉,彼此惦记又不轻易走近,那是在职场中最明智不过的态度了。
1.同事不必做朋友
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对许多事情才会客观对待。是同事不必是好朋友,是朋友不必要介绍做同事,亲密出轻蔑,同事间要有距离才能有原则。
2.别当办公室里的“救生圈”
不要探究同事的隐私,办公室里除工作以外的事情往往就是是非了,薪水、待遇、前景、命运,多关心些自己,少给别人抛“救生圈”。
3.办公室中的暧昧最难拿捏
办公室的爱情多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很少以结婚收场。因此若不想收获更多的伤痛或尴尬,关系清爽最安全。
4.别轻易走近别人的办公桌
办公桌是工作场所里的“私人空间”,很宝贵,必须受到尊重。所以,先敲门再进入别人的办公室,不要私自阅读别人办公桌上的信件或文件,或随意翻阅别人的名片盒。
5.别让同事替你垫钱
假如同事顺便替你买了东西———外卖或者急需的物品,最好把所需费用先给人家,来不及的时候也应在事后及时把钱交还对方。没有人喜欢厚着脸皮向人追讨金钱。同样道理,剪刀、胶棒等小的办公用品,最好也是有借有还,“忘性大”不是什么优点。
6.别轻易炫耀
假期结束,别急着在一群埋头苦干的同事面前手舞足蹈地表现你的愉快。不要在尚是独身的同事面前夸耀你体贴入微的丈夫。别在忙于减肥的同事面前自夸“吃什么也不会胖”,这样只会令别人疏远你。
7.不要以为自己最会说话
同事们聊天时,最好多充当倾听者,至少等别人把话说完,打断别人的话或急于表白自己的意见,都是愚蠢的做法,那很容易让旁人觉得“只有你聪明,我们都是傻瓜”。(转贴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