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处位置:瑜伽红尘瑜伽文档 → 修持死亡冥想更新时间:2011-08-16


修持死亡冥想

     一休禅师自幼就很聪明。他的老师有一只非常宝贵的茶杯,是件稀世之宝。一天,他无意中将它打破了,内心感到非常愧疚。但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了老师的脚步声,连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后。当他的老师走到他面前时,他忽然开口问道:“人为什么一定要死呢?”

“这是自然之事,”他的老师答道,“世间的一切,有生就有死,有成必有毁。”

这时,一休拿出打破的茶杯接着说道:“你的茶杯死期到了!”说完一休将茶杯碎片交出,转身而去……

    哈哈…当事人巧妙地自他交换,妙语生花般利用死亡的概念,从困惑中自我抽离,洒脱而去。其实与之相似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曾广泛存在于生活当中,你若认为那是一个问题,它就是一个问题。一件事物的好坏,全是你自身的观感。是问题还是新契机,要专注凝神,敞开心胸来转化,苦难有时也能启迪我们步出困境遇见最美好的事物。

    传统瑜伽观基于缘起的智慧对生命现象进行考察,提出了三世论,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不能永恒长存,一切都是暂时的存在,生命亦如此。但生命是相似相续、不常不断的。生命不仅包括我们的现在,还有着生生不已的过去和未来。我们这一期的人生,仅仅是生命长河中的一个片段。生命像流水,从无穷的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生命又像铁链,一环套着一环。我们现有的生命形式,仅仅是其中的一朵浪花、一个环节。死亡不是生命的永远消失,而是生命的再生和重塑,即遁入轮回或往生极乐。

    您或许对死亡是生命的永远消失还是生命的再生和重塑,有着不同的见解,但这并妨碍信奉瑜伽者相互探讨我们共同感兴趣的课题,且瑜伽红尘课题组的学习,就鼓励学员共建共享相互探讨,达至双赢的目的。基于死亡于生命组成中的必然属性及瑜伽对人的终极关怀观而言,了悟当中的真正内涵,对人生还是有其应有其的贡献价值的。正所谓:未死学死终不死,逢生杀生永长生。

    修持死亡冥想的一个立竿见影的成果是:你简化了你的生活、舍弃你所拥有的事物、放慢你的生活步调。这是一种获得身心自由的开端。把握“万物皆有尽时”的态度,有助你于纷争的红尘间保持头脑清晰明澈,人生的优先次序、轻重缓急也 就了然于心。(桑田)

关联文档:营造一个瑜伽冥想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