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灵性修持有一定的实施原则,主要练习方法是由静坐和观想及持咒组成。 静坐和观想方法不同,但是可互参为用。静坐是锻炼修持者的肉体呼吸、意识心灵和无意识等心灵的各个层次;而观想则是建立一种明确的 主题理念,因为没有坚固的哲理的支持和证实,静坐无法导向较高的意识层次。观想使我们了悟宇宙本体的存在,但是只有经由较高深的静坐方法才能证悟本体。观想过程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让学者了解现象世界是变幻无常的,“道”,即宇宙本体、至上意识、自性,是真实的;第二阶段是以至上意识为基础,了解绝对真理是在一切变幻无常现象界的后面,变化纷纭的世界本为一体,即“道”是唯一无二的;第三阶段是观想内在的宇宙绝对本体,即我就是“道”;第四阶段了悟到只有唯一的绝对真理,它是自我存在,并且无所不在,内在、外在二者都是“道”,一切都是“道”。以上四个观想阶段,都是经过修持可以达到的境界。 在王瑜伽术的灵性修持中的一些主要原则,包括选择对静坐有帮助的体位法<即姿势),每天在固定时间练习;头部、颈部和躯干应成一直线,肛门须收缩;呼吸须宁静、缓慢而深长,呼吸时身体不可摇动亦不可出声,身体应保持放松、不动;不让受外界影响的思潮进入心中,努力停止心中的活动,不可有任何杂念;如此静坐和观想练习一段时间后,开始持咒,瑜伽韦陀经典认为,曼陀罗是个人和宇宙至道合而为一的工具,也是灵性修持者呼叫绝对真理的特殊方式。静坐时持诵奉爱瑜伽曼陀罗。它具有一种有强烈震撼力、韵律感的声音。它不仅悦耳动听,并且能振动人体内微妙的腺体,以唤醒人们潜伏的能量,达到自我了悟的完美境界。因此,不断持诵曼陀罗可以帮助人们解除心灵的束缚,使小我去除身心方面的消极情绪,诸如恐惧、情欲、羞怯、嫉妒、怨恨、愤怒、不满等等,对心智和精神有很大的冲击力,故持咒为天人之间的桥梁,是追求宇宙至道的工具,亦是瑜伽灵性修持的重要工具。 在无上部瑜伽中强调将身体能量引导入中脉的重要性。我们身体内有无数的神经和血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由脊椎向上行的中脉,它通过脊柱前进,帮助瑜伽行者达到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瑜伽行者能把能量引导入中脉,唤醒沉睡的灵能——军荼利(即拙火),上行而集中在眉心轮,再上升到顶轮,就能与至上意识合而为一,提升到宇宙绝对本体的范畴里。所以中脉是灵性修持的关键所在。 印度当代瑜伽大师雪莉·雪莉·阿南达·摹提吉对瑜伽灵性修持提出了十六点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首先,修持者须保持身体凉净,特别是保持体内最底下的两个神经血管丛(即海底轮和生殖轮)的凉净。因为这些神经血管丛过热,就会使身体及其能量中心骚动不安,使心灵烦乱,无法做到静坐。其次应保持身体洁净,因为只有如此,拙火才能畅通无阻地升起。为此他主张每月断食(辟谷)两次,一如大扫除,把体内的废物毒质除掉。第三,放松神经血管丛或能量中心,使拙火升起,此可经由瑜伽体位法而做到。体位法可与静坐配合,体位法锻炼身体,静坐锻炼心灵。第四,使精神能量能从底部神经血管丛向较高的神经血管丛流动、沟通,它使修持者体验到极为美妙的感觉。为此,建议灵修者素食,因为肉食干扰了底部神经血管丛,降低意识。第五,净化心灵以从事静坐习禅。这需要多为他人服务,多做好事,因个人的自我意识太强时,就无法做到静坐。(转贴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