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常自美言:「密宗有无死瑜伽」,然而密宗之无死瑜伽,其实乃是妄想之法。譬如陈健民作如是言:上述之观修,不止是知识的概念推求而已;学者必须体会其中境致。设使吾人有心,自可观想本尊;设使无心,谁可观想本尊? 设使吾人得一决定:人皆有心。设使心有死亡,死亡之方式为何?吾人既然未见未闻心有死亡方式,则可得一决定:心无死亡。 心无死亡,身还死么?心既将身观成本尊,而心无死,则身如何会死?设使肉身死亡,则在中阴境中之心,便可观想身为空性之光的本尊而复起。此种空性之身如何会死?是故,吾人由此得一结论:心无死故,身亦无死。由此得一决定:心、身无二。…… 若要明白身为无死或观身无死,吾人须得决定:心即本尊,身即是心,是故身心二者悉皆无死。这不仅是概念思惟而已,学者必须以其禅定之力,使得此种伟大秘密事实得予以实现。 又:设使心即是空,则无生、无住、无坏可得。如此则心无死;心既无死,则身无死。此心无生、无死、无住。本尊行、住、坐、卧,种种施为作用,与心无二,互不相离。此心既然无死,则本尊之身自亦无死。…… 又:当我用心观出佛的法身时,则他的法身便与我的心灵无二无别了。我的肉身既然处于法身的当中、且被观成一盏智灯之心,则我的肉身与我观成的心亦无二无别了。因此,身心虽有内外两重,但无论哪一重悉皆无死。学者只要依照经文和我的补充修法认真练习,必然可以证得无死瑜伽的境界。 如是西藏密宗所说之「无死瑜伽」,其实是「必死且非瑜伽」。此谓如是思惟所得,皆是自意妄想,以为能观想本尊身之意识(觉知心)自己必定不坏,是故意识无死。由此邪谬之思惟而引生色身与意识不二之邪思惟,然后再引生「觉知心不坏故色身不坏、觉知心不坏故所观之本尊身不坏,是故本尊永远无死,是故心身无死。」如是依于自意妄想而作种种虚妄之引生,而自谓如是深入思惟已,即是证得无死瑜伽。 然而依教据理而观,能观想之意识心并非真正无死者,唯有一世故,此世觉知心之意识、如同往世之觉知心意识不能来至此世,故亦不能去至来世故。如是,以必定有死、而唯有一世之觉知心意识,作为无死之心,而复引生种种无死之想,其实皆是妄想,所说无死之法其实是必死之法,唯能入胎而不能于入胎后住于胎中、亦不能复现故,完全违教悖理故。 复次,密宗所说:「当我用心观出佛的法身时,则他的法身便与我的心灵无二无别了」,亦是妄语,法身乃是人人皆有之第八识如来藏。而此法身第八识心,非可由观想而得成功,须是参禅觅心而触证此识,方是真正之法身也。 复次,法身乃心,无形无色,非可由观想之色法而出现;今者密宗说「法身可由观想而出现」者,完全违 佛所说,亦与真悟法身第八识者之证量相背,焉得谓为正法?是故密宗所说之「无死瑜伽」,乃是必死之法,绝非瑜伽正理,正是虚妄之想,非真佛法也。(摘自:密宗双修大揭密--行者) |